從古老的諸子百家爭鳴,到歷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傳承,再到尋常百姓的生活智慧,中國式思維深深扎根于華夏大地那深厚肥沃的歷史文化土壤之中。它歷經(jīng)數(shù)千年的風雨洗禮,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沉淀、升華,最終形成了獨屬于中華民族的獨特思維脈絡。
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該如何站在中國式思維的角度與人相處?當產(chǎn)生矛盾時,如何用理解和包容化解沖突?
在《中國式思維》這本書中,作者曾仕強對“中國式思維”進行了剖析,指出中國式思維方式處理事物獨特的價值觀與處世哲學,相信讀完這本書,你會找到處理這些問題的相應答案。
中國人究竟是個人主義者還是集體主義者?歷來有諸多議論,卻沒有確定的答案。其實,中國人的看家本領,是“把二看成三”,因為我們相信“真理不在二者之一,而在二者之中”。我們既不是個人主義者,也不是集體主義者。
我們一方面有個人主義色彩,一方面也兼顧集體主義精神。中國人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結合起來,合二為一,產(chǎn)生一種“交互主義”,就是我們常說的“互相,互相”“彼此,彼此”。
簡單說,中國人善于“在團體中完成個人”,看起來像“一盤散沙”,有時候卻“血濃于水”。倫理精神便是個人在團體中“安位”“安分”“動員”的根本力量。
書籍簡介
曾仕強先生在本書中提到,當下很多中國人“時常腦筋不清楚”“對自己很不了解”。通過閱讀本書,你可以掌握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特點,并對中國人的基本精神、信條、立場、標準等有更深入的認識,對于如何處理工作、生活中的人際關系,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24小時書房開放時間:8:30——24:00
圖書館地址:建湖縣湖中南路文化藝術中心B座圖書館